站内搜索:
首 页 广电概况 重点工作 新闻传媒 有线电视 数据服务 服务承诺 文件法规
如东快讯
·直播现场
·爱心捐赠
·洋口港第二座码头开建
·缅怀先烈
·视察港口
首页优秀节目报纸优秀栏目 >  正文
远去的青色
【发布时间】2009-9-23 16:11:55 【浏览次数】  【编辑】 【作者】

时光跨越了30年,从一座座青砖小瓦、雕梁画栋的院落,到一座座幽雅别致的别墅公寓,向人们讲述着县城面貌的沧桑变迁——

编者按    从一座海滨小镇发展到省文明(卫生)城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县城一天天“长”大、“长”高、变美。青色的小瓦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的黑色公路穿城而过,市民休闲广场绿草如茵……“五彩的城市”拟借助色彩的渲染,反映县城的旧城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内容。

80年代初,程秀如就住在掘港老街上,回忆起当时住的青砖小瓦房她还记忆犹新。她们家住房屋脊较矮,屋面坡度较大,少窗户,有院墙,宅院大门向南,结构严整,一宅二进,分敞厅、穿堂、正屋。屋内是木板天花,天花板是钉在横圆木上的,上面可以藏物。为了住人,屋里能利用的空间都占上了,一家4口挤在25平方米的房子里,过着“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的简单生活……

90年代后,随着我县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一家5口人搬进了二室一厅近90平米的单元房,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卫浴分离、集中供热、小区配套等功能性的变化,也让一家人的居住条件迅速自“有”而“优”,完成了生存型向舒适型的大转变。虽然一家5口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还是略显拥挤,但这样的住房条件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了。

去年,一家人又搬进了280平米的三层小别墅,楼上楼下共有10多个房间,不但每人都有独自的房间,还有专门的客厅和书房。平均一个人就有2个以上房间,还有一个小庭院,院子里有花有草,并建有车库,而离家不远的地方还有公共健身广场。舒适宽敞的居住条件,让原先总是嫌房子“挤”的程秀如开始为房子“空”发愁了。

30年的变迁,30年的发展,从一座座青砖小瓦、雕梁画栋的院落,到一座座幽雅别致的庭院别墅,见证着县城旧城改造、城市建设的成就。

改革开放之初,普通家庭大多数只有一间青砖小瓦房,厨房厕所都是公用的。通过城市建设和改造,单元配套住宅大量普及。功能日渐丰富的同时,户型的变化也日新月异。从以前的一屋一厨、两屋一厨唱主角,发展到现在的通透板式、明厅双卫、干湿分离,复式、错层、跃层、精装修小公寓等多种户型和内部分割方式,越来越符合不同层次人群生活需求。到2007年底,全县人均居住使用面积上升到32.3平方米,已经达到小康标准,比改革开放之初增加了近6倍,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住宅开工建设规模大幅增长。很多人不但通过多种渠道改善了自身的居住条件,还以投资理财为目的购买了第二套,甚至第三套住宅。

的确,与如今风格各异、功能齐全、绿化良好的新型住宅小区相比,从前那些举架低矮、单调划一的火柴盒式老楼房早已过时,并将被陆续淘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0年前后,一些高档的精品住宅新区相继拔地而起,在新城区相继开发建设了金侨花苑、昆仑花苑、明霞公寓、中坤苑等一大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新型住宅小区。值得一提的是,我县还先后改造了旧城区中的一号街区、二号街区、三号街区、四号街区等。到目前,先后竣工120万平方米,大概5万多居民住上了套房。而套房面积也从最初的40多平米发展到现在的120平米以上。另外,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全县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前后,通过综合开发,全县先后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提供广场建设用地超过百万平方米,打通和拓宽城市主次干道近百条,配套建设小区道路逾百万平方米,通过配套建设,市区增设了大量休闲广场及娱乐设施,电业、商服、邮政、电讯等配套设施。

30年来,从大片的平房、四合院到低层的楼房,从新型小区、高层住宅到复式多层、别墅公寓,从旧城改造到新区建设,近年来浅水湾、港汇、绿城西子湖畔居等一批新区又进入了大规模成片开发阶段,市民的居住环境、城市的建筑风格不断地改变和提升。住宅,正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一个城市的变迁。单一的青色被五颜六色所替代,城市已成为五彩缤纷的“花园”……(袁琴琴、范蓓、吴慧琨)

 

 苏ICP备08101270号 版权所有  如东县广播电视局 如东县广电局数据中心制作
地址:中国江苏如东县掘港镇泰山路 电话:0513-84513370/81995220 传真:0513-84524411
友情链接:中国广电网 江苏广电 南通广电 海安广电 海门广电 通州广电 江海论坛 如皋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