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 页 广电概况 重点工作 新闻传媒 有线电视 数据服务 服务承诺 文件法规
如东快讯
·直播现场
·爱心捐赠
·洋口港第二座码头开建
·缅怀先烈
·视察港口
首页优秀节目报纸优秀栏目 >  正文
“非遗”,拿什么去拯救你
【发布时间】2009-9-23 15:53:52 【浏览次数】  【编辑】 【作者】

通讯员 陈华 徐建彬 □记者 朱晓进

如东民间文化艺术扎根于物华地灵的海涯水湄,在成百上千年的历史中,花开如火,点燃的是不变的乡情。它描绘的是这块热土的大喜大悲,倾吐的是对人生的至亲至诚。在全国第3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到来之际,我们拨开岁月的荆丛,去寻觅如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芳踪”,却发现它对于我们已成为一种温暖的怀想,一种遥远的梦境,甚至成为一种永诀和追悼,拯救如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是迫在眉睫。让我们一起努力留住它,留住先人的文化,更留住民间的一种精神。

濒临凋谢的艺术之花

鱼米之乡新店曾因山歌唱响全国,二十多年前,踏上这块土地,随时随地都能听到低咏长吟的歌声,即便你走进最偏僻的农家院落,主人也能给你唱上一段荡气回肠的山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里几乎再也听不到那极具穿透力的歌声,只有在一些文艺演出的舞台上,也许才有人偶尔吼上几嗓子。新店山歌从繁荣到衰落的速度是如此之快,难怪有人感叹:也许不用多久,新店山歌将成为“永远的绝唱”。

是的,不知何时,田间已没有民歌飘荡,窗上已没有窗花绽放,空中已没有风筝飞舞,节日的街头,也不再有铿锵的锣鼓和火热的民舞……那些我们上一代耳濡目染的民间艺术,如今几乎销声匿迹。

如此种种,让人忍不住困惑:我县民间文化艺术怎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没有生存空间了吗?目前全县除杂技、跳马伕等少数传统艺术种类保护得尚好外,其余的皆是命运堪忧。

关键词:断代

这一类非遗如今尚星星点点地存在于民间,但老一代的民间艺人多已故去,健在的也已是人到暮年,想要把这些民间艺术种类延续下去,却没有新一代的继承人。在这方面尤为典型的是如东民歌,除了新店山歌外,还有掘东山歌、饮泉民歌等。掘东山歌是江南吴歌的支流,当年张謇开辟沙地,创建垦殖公司,移民越江而来,带来了智慧和风俗,也带来了民歌。清丽的吴歌因为大海而多了一份雄浑的气魄,“辟我草莱”的民歌唤醒了亘古的荒寂。可是今天,我们已很难听到这样野生性的歌谣。饮泉民歌以情歌居多,质朴清新的小调,曾经拨动过无数年轻男女的心扉,可如今在当地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个会哼上一首的年轻人了。另外,如东的民间工艺如木雕、纸扎、印染等也正经历着后继乏人的“断代”之痛。

关键词:外流

这一类的民间艺术源于我县,如今在发祥地几近销声匿迹,却在他乡被发扬光大,再现辉煌。《浒澪花鼓》于清朝初年源于我县,上世纪六十年代曾风光一时。浒澪花鼓调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几乎到了人人爱唱、人人会唱的地步。这个时期成立的浒澪花鼓剧团先后演出500多场,由江苏省歌舞团根据浒澪花鼓调改编的民歌《人人都爱社》更是风靡全国。然而不幸的是,这一充满生命力的传统曲调,却在1999年以《海安花鼓》命名晋进演出,成为海安对外宣传的一大文化品牌。与《浒澪花鼓》一样,早在宋代就源于我县的如东提线木偶,如今也成为吴江的文化品牌。

关键词:消失

就是人们常说的“人亡艺绝”,曾经鲜活的艺术种类已风干成历史文献中的一段文字。最典型的当属入选南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泼花篮》。据文献记载,《泼花篮》取材于“天女散花”的故事,是将灯彩、“肩挑”技艺和舞蹈结合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流传在丰利、掘港一带。如今,这一艺术随着创作者的逐渐年迈而归于无形,我们只能从文字记载里去体味那百花争艳的美丽盛景了。逐渐消亡和失传的还有不少民间传说、坊间笑话、民间灯彩、民间彩词“说富贵”等等。

从繁荣到没落的背后

如东民间艺术从其发轫之初到走向辉煌的顶峰,历经了成百上千年,一代代民间艺人薪火相传,不断完善、创新,其间饱蘸着几多辛酸与汗水。然而它从繁荣走向衰落却仅仅几十年时间,是怎样一只无形的手将“非遗”从辉煌的顶峰迅速推向濒危的悬崖?记者通过走访寻求答案,归纳出以下几个因素。

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

采访时间:516

人物:刘根发(新店镇农民)

声音:过去干农活靠的是肩膀和一根扁担,生产队的男劳力个个都会“打号子”,现在有了拖拉机、收割机,多少年都没人“打号子”了。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逐渐告别了肩扛背负的年代,而作为当年在劳作时鼓劲加力、愉悦心灵的劳动号子也随之渐渐远去。据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我县民俗专家赵志毅介绍,如东劳动号子曾有挑麦号子、车水号子、背纤号子等30多种,是如东民歌的一个巨大亮点。铿锵悠长的劳动号子具有很强的旋律性和抒情性,力透面层,感人于内心,是如东民歌的根基和灵魂,它的日渐消失对如东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种类的打击是巨大的。当一项民间艺术失去了群众基础,失去了传承之基、创新之源,而仅由少数几个民间艺人苦苦支撑着,其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代流行文化的冲击。

采访时间:59

人物:阚月婷(岔河中学学生)

声音:对于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我知之甚少,也不怎么感兴趣,学习之余,我喜欢上上网、听听流行音乐、看看美国大片。

在多元化的娱乐方式下,年轻一代审美取向的变化,已极少有人知道非遗 对非遗的漠视,并不能单方面责怪年轻人忽视传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娱乐方式的增多,使得人们的兴趣爱好分流和转移都很快。比起戏剧的韵味,流行歌曲更朗朗上口;与欣赏往日的街头杂技不同,电视节目给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和娱乐;而相对于当地的民间艺术,人们好像更热衷于上网、去电影院。民间艺术已被流行文化挤压到偏僻的一隅,成为无人问津、无人喝彩的“灰姑娘”,加之民间艺人逐渐消失,这一切都使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面临重重困境。

传统民俗活动的消失。

采访时间:523

人物:王凤英(掘港镇居民)

声音:以前年年正月半,镇上都有灯会,“兴灯”队伍拉得很长,走在最前面的是彩牌,接下来有龙灯、泼花篮、舞狮子、踩高跷、河蚌舞……这些东西多少年都看不到了。

过去,每逢民间传统节日,都会举办灯会、庙会等活动。比如元宵节,我县掘港、岔河、丰利等镇都会举办灯会。入夜,小镇街道张灯结彩,灿若星云,到处鼓乐喧天。曾于1998年亮相于央视并被列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钟馗嬉蝠》,便是从岔河一带最有影响的方家判官灯演化发展而来。然而如今这些民间的灯会、庙会等活动基本上已不复存在,民间表演艺术日渐失去了载体,失去了市场,只能无可奈何地从人们的视野里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淡去。

保护意识的日渐淡薄。

采访时间:517

人物:先生(岔河镇个私业主)

声音:许多“非遗”的消亡可能是“优胜劣汰”的规律使然,因为它们已脱离了时代,刻意去保护它们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

 “非遗”的流失与消亡,固然有其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但我们保护意识淡薄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当今社会存在着一种传统文化与时代不合拍的距离论,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文化,对于今天的经济社会建设没什么用处。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确有隔阂,但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在于挖掘与发展,而不是拒绝与抛弃。事实上,一切有影响的文化都是最具地方性、民族性的传统文化。《跳马》之所以能成为我县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我县在大型庆典活动上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舞蹈节目,就是因为我们这几年注重了对它的保护与挖掘。然而我县丰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又岂是一个《跳马》舞蹈所能表现与承载。失去一种非遗很可惜,失去保护非遗的意识则更可怕。因为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意味着文明进步的永恒追求,意味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延续。

保护,当务之急;传承,长久之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民族精神的DNA”,在今天,弘扬有如东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建设我们共有精神家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乃至经济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县有3个项目被列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个项目被列为南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一份荣誉与骄傲,更是一份压力与责任。如何有效保护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人亡艺绝”的传承之哀,记者为此采访了县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长期从事我县文史民俗研究的专家及基层文化工作者,请他们出谋献策。

●核心观点:重建载体,恢复传统民俗活动。

赵志毅(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间艺术的土壤在民间,根在民间,生命也在民间,要保护并将这些艺术传承下来,只能靠百姓的喜爱。要让渐行渐远的“非遗”重新回归老百姓心中,当务之急是恢复传统民俗活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民间组织要利用传统节日组织一些文化庙会、灯会等活动,传统民俗活动应该说是一个载体,表面上看,文化庙会、灯会的举办是让老百姓过好节日,精神得到了愉悦,实际上更多的是让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我们要把传统民俗活动的举办视为传统文化回归后的再出发。很久以来,我们淡漠了民俗文化的一些东西,通过举办民俗活动让我们回到了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核心观点:夯实根基,壮大民间艺人队伍。

孙天浩(新店文化站站长)一种民间艺术种类要有生命力,在于有一支相对固定的民间艺人队伍,并形成一个梯队,代代传承方能绵延不绝。新店山歌之所以命运堪忧,就是因为民间艺人队伍的日渐萎缩。民间艺人队伍是“非遗”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的基石,保护“非遗”,必须以民间队伍作为基础。我们应该设法给予这些虽然粗糙但保留着泥土气息和文化原味的基层民间队伍,以技术、资料扶持,力所能及的经费支持,并给他们创造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传承中坚作用,通过“传帮带”,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民间艺人的队伍中去。只有壮大民间队伍,才能建立完整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网络。

●核心观点:探索创新,赋予“非遗”时代精神。

丁必忠(县文化馆馆长创新,不仅能完好地继承“非遗”,而且使“非遗”焕发勃勃生机,与时俱进地延续其生命力。这也是抢救“非遗”的出路之一。现阶段对待“非遗”有两种方式,对于濒危的、难以推广的,只能用博物馆式方式保护,把历史的记忆留住,这个需要政府来支持;另一种形式就是对有生命力的“非遗”,在积极搜集原始资料,对其原生形态进行认真研究、忠实保护的同时,需要在其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而又谨慎的改编出新,以适应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群众审美观点的不断变化,从而充分展示“非遗”的优势和魅力,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教育功能。

●核心观点:彰显底蕴,拉动经济比翼齐飞。

季铁权(县文化局副局长):保护“非遗”,要和服务经济建设联系起来,这样才更有其现实意义。现在人们认识上普遍存在一种偏见,即传统文化对于今天的经济社会建设没什么用处。 其实“非遗”对经济的影响是隐形的、长期才能见效的,一旦显效,则潜力巨大。其一是将有力推动地方三产旅游业的发展,因旅游业需要有特色文化作为支撑,而“非遗”则是地方特色文化的基因。其二是将有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目前外商看重的更多的是一个地方的软环境,而文化底蕴则是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硬指标。我县自2004年启动“非遗”保护工作以来,已投入10多万元对“非遗”进行挖掘、整理、抢救、申报。下一步,我们还将对全县“非遗”进行拉网式普查,争取让更多的项目进入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非遗”名录。目前,我县保护“非遗”的资金捉襟见肘,政府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对待 “非遗”,当务之急是抢救,长久之计则是抓好传承与发展,这仅仅依靠政府行为和文化部门是难以完成的,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非遗”的现状,关心“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我们才能留住先人的文化,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才能形成“非遗”服务经济、经济反哺“非遗”的良性互动格局。

新闻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指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综合性的民众民间文化活动。

2007年,我县《跳马》、《钟馗蝠》、《浒澪花鼓》被列为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我县《跳马》、《钟馗蝠》、《浒澪花鼓》、《泼花篮》、《马塘锣鼓》、《新店山歌》、《曹瘦脸儿打官司》被列为南通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我县《跳马》、《钟馗蝠》、《浒澪花鼓》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颜氏提线木偶》等21个项目正在申报南通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ICP备08101270号 版权所有  如东县广播电视局 如东县广电局数据中心制作
地址:中国江苏如东县掘港镇泰山路 电话:0513-84513370/81995220 传真:0513-84524411
友情链接:中国广电网 江苏广电 南通广电 海安广电 海门广电 通州广电 江海论坛 如皋广电